无障碍浏览

|

进入关怀版

|

我的主页

|

热点推送

|

繁体版

简体版

|

移动门户

政务机器人

政务机器人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深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来源: 深圳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8-12-01 人工智能朗读:
2018年8月17日

      200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增长态势,为完成“十五”计划打下了良好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日趋优美,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圳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 综 合

  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4.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次产业完成增加值18.11亿元,增长7.2%;第二次产业完成增加值1056.46亿元,增长13.3%;第三次产业完成增加值879.60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为0.9∶54.1∶4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344元,比上年增长5.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60940元,比上年提高6.6%。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6.1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37美元。

  物价水平略有下降。2001年,深圳物价总水平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2%。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下降0.7%。食品类下降2.5%,其中粮食下降9.4%,肉禽及制品下降2.1%,鲜菜上涨4.4%。衣着类下降1.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4%,居住类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劳动就业工作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32.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26万人,增长7.9%。其中,第一次产业从业人员3.48万人,下降10.1%;第二次产业从业人员185.51万人,增长5.5%;第三次产业从业人员143.81万人,增长11.6%。三次产业劳动结构为1.0:55.8:43.2。落实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员工再就业。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员工再就业指导率达100%,全年组织下岗、失业员工进行再就业培训达7000人次。加强职业介绍服务,成功推荐2.28万人就业,其中下岗、失业员工38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贸出口和电子信息产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投资增长乏力,部分重点建设项目进展缓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18.1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三级经济总收入125.10 亿元,比上年增长5.6%。鲜活产品出口额12.72亿港元,比上年增长13.6%。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334.45亿元,营业收入261.71亿元,净利润37.01亿元,农民收入的80%来自乡镇企业。

  全年种植业播种面积18.40万亩,比上年减少1.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80万亩,减少17.6%;粮食产量0.40万吨,增长8.1%。蔬菜种植面积16.81万亩,增长0.7%;产量21.29万吨,增长1.1%。水果种植面积20.92万亩,减少6.9%;水果产量2.48万吨,比上年下降9.8%。

  全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肉猪出栏量       万头      65.15        -1.5    猪肉产量         万吨      4.57         -3.6    家禽饲养量       万只      3201         6.9    禽蛋产量          吨       922         -40.4    鲜奶产量         万吨      2.22        -10.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6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2万株,育中幼林1.88万亩,四旁植树108万株。

  水产品养殖总面积10.84万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7.2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3.6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58万吨,比上年增长9.8%。其中,海产品5.65万吨,增长10.4%;淡水产品0.92万吨,增长5.9%。海洋捕捞产量2.38万吨,增长23.3%。

  农业机械总动力5094万瓦特,比上年减少1141万瓦特。农村用电量47.28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5%。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05.1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3%。2001年全球IT产业生产收缩进一步影响深圳工业,部分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出现下降或增速明显减慢。

  2001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工业总产值3079.63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7.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总产值55.47亿元,下降36.6%;集体企业16.26亿元,下降55.3%;股份合作企业3.39亿元,增长14.6%;股份制企业530.09亿元,增长1.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459.08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快速发展,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1985.01亿元,轻工业总产值1094.62亿元,分别增长22.4%和8.6%,重工业所占比重从上年的60.5%提高到64.5%。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081.2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出口交货值1774.87亿元,增长9.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微型计算机        万部     164.22         13.6    硬盘机            万部     1116.60        29.3    软磁盘            万片     11616          -8.8    激光盘            万片     4195.87        14.8    彩色电视机        万台     659.50        -16.8    玻壳              万只     877.54         -1.4    彩色显像管        万部     626.99          5.0    磁头              万只     21016           7.9    袖珍计算器       万部     729.34         -5.6    程控交换机        万门     2994.30        -0.4    集成电路          万块     96122          -0.3    通讯电缆          万公里   5.02           13.8    液晶显示器件      万片     8094          -10.0    显示器            万只     371.38        -24.9    半导体分立器件    万只     68412          30.9    微电机            万只     6071.11       322.4    电话机            万部     2965.67        18.4    自行车            万辆     172.66        -28.1    表                万只     7908           11.5    钟                万只     993.16         40.8    照相机            万架     642.03        -22.3    录放机            万部     773.55        -29.1    电风扇            万台     753.09         22.9    组合音响          万部     545.13         -2.9    家用电热烘烤器具 万个     720.43          8.7    皮鞋              万双     4399            2.7    服装              万件     14509          -2.9    玩具              亿元     21.75          13.0    精炼食用植物油    万吨     47.69           4.2    饮料酒            万吨     27.52           2.3    瓶(罐)装饮用水    万吨     37.01          27.5    中成药             吨      5705            2.8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216.54        -22.8    中空玻璃        万平方米   5.14           16.6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552.88      -31.1    塑料制品          万吨      72.20        27.9    纸制品            万吨      52.49        21.6    医疗仪器设备      亿元       1.70         -8.9    复印机械          万台      69.56        40.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273.78        6.9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93047        16.9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0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实现利润总额231.32亿元,增长4.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06213元,比上年提高7.3%。但企业亏损状况有所加重。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51.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01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73.3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84.40亿元,增长2.3%;更新改造投资33.89亿元,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302.64亿元,增长16.0%。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本建设完成工业投资82.7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为29.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9.7%。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38.05亿元,比上年下降16.0%。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投资8.10亿元,下降23.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4.20亿元,增长172.7%。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业完成投资14.13亿元,增长4.3%。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3.39亿元, 比上年增长2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2.8%。其中,竣工项目10项,完成投资9.00亿元。主要竣工项目有盐坝高速公路、坪西一级公路、西部田园海上风光旅游区等。深圳市青少年宫、深圳文化中心、电视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15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全年全社会运输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货运量      万吨      5147           9.6     #铁路          万吨      295            5.1       公路          万吨      4267          11.6        水路          万吨      580           -1.0       民航          万吨      5             -2.0    全社会客运量      万人      9869           5.6     #铁路          万人      1142           6.9       公路          万人     8260           5.0       水路          万人      155           -2.5       民航          万人      312           23.3 

  

  

  

  

  

  

  

  

  

  

  深圳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105条,国际航线5条。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777.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机场货邮行吞吐量24.74万吨,增长21.9%。

  全市有港口泊位1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9个。港口货运增长迅速,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6642.54万吨,比上年增长16.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07.60万标箱,增长27.1%。2001年深圳港跻身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第八名。全年远洋运输货运量348.4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2.37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5%。邮电通信网络不断扩展,至2001年末,全市共有邮电局(所)717处,比上年末增加64处;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0.89万门,增加83.37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549万门,增加17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19.38万户,增加45.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7.69万户,增加156.78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129.5部。

  六、 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零售市场畅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住房、汽车、旅游和信息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对外贸易在艰难中保持增长。2001年,作为深圳重要贸易伙伴的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增幅同步趋降,深圳出口贸易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在各级领导、各部门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的情况下,深圳出口企业调整出口战略,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全市对外贸易保持了稳步增长。全年累计进出口总额686.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出口总额374.80亿美元,增长8.4%,进口总额311.31亿美元,增长6.0%。进出口相抵,顺差63.49亿美元。2001年,深圳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4.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就出口贸易构成来看,2001年,深圳远洋贸易出口额为78.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额239.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1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4%,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就外贸出口的市场分布来看,对中国香港、日本的出口增长放缓,增幅分别为17.4%和13.9%,对这两地的出口分别占深圳出口总额(不含异地关出口额,下同)的36.4%和9.4%。对美国、欧盟的出口下降,降幅分别为2.5%和1.1%,对这两地的出口分别占深圳出口总额的26.2%和12.1%。对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出口大幅上升,升幅分别为2.7倍、40.1%和35.7%,对这三地的出口分别占深圳出口总额的1.0%、0.3%和1.5%。

  就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出口额40.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0.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三来一补”贸易出口额108.87亿美元,下降2.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0%,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203.08亿美元,增长14.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他贸易出口额21.97亿美元,下降11.7%。

  2001年,深圳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91亿美元,增长32.1%,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从上年的66.1%提高到71.9%,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860项,协议利用外资40.0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51.7%。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合同及设计咨询1670项,比上年增加670项;新签合同金额344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7%;完成营业额12856万美元,增长22.3%。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1455.57万人,比上年增长9.9%。其中海外游客423.87万人,增长6.7%。过夜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67.95万人,增长11.2%;港澳同胞307.33万人,增长6.9%;台湾同胞48.59万人,减少0.1%。旅游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5.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宾馆、酒店、度假村开房率64.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经过一线口岸入出境人数116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

  七、 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6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26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28.64亿元,比上年增长9.1%。

  金融系统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增长迅猛,信贷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至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92.57亿元,比年初增加923.65亿元,增长29.2%;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60.75亿元,比年初增加569.23亿元,增长24.8%。在各项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79.49亿元,比年初增加180.81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1.8%;商业贷款余额423.80亿元, 比年初增加52.08亿元, 占新增贷款的9.2%;基本建设贷款余额195.10亿元, 比年初增加46.40亿元, 占新增贷款的8.2%;建筑业贷款余额102.33亿元, 比年初增加38.23亿元, 占新增贷款的6.8%;三资企业贷款余额199.94亿元, 比年初增加25.90亿元, 占新增贷款的4.6%。全年累计现金支出6422.11亿元,现金收入5964.70亿元,净投放现金457.41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78.84亿元。

  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508家。挂牌股票550只,比上年减少7只。其中,A股494只,减少5只;B股56只,减少2只。总发行股本1673.91亿股,比上年增长5.9%。总流通股本643.35亿股,增长10.1%。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5931.64亿元,下降24.7%。上市公司流通市值6081.05亿元,下降20.1%。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17432.48亿元,下降47.4%。其中,A股总成交金额13365.20亿元,下降54.3%, B股总成交金额2230.59亿元,增长9.9倍。总成交股数1332.33亿股,下降42.6%。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境内外保险机构承保额173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其中财产险承保额12397.41亿元,增长66.9%;人身险承保额4917.30亿元,增长22.8%。保费收入54.22亿元,增长3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14亿元,增长19.5%;人身险保费收入26.61亿元,增长47.1%。保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14.03亿元,增长16.2%。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10.54亿元,增长9.8%;人身险赔款给付(退保)支出3.49亿元,增长41.3%。

  八、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23万人(户籍人口口径),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7.8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8.1%。全年落实科技三项经费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科技贷款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5%,共支持科技项目288个。

  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全年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4家,认定高新技术项目704项,登记鉴定科技成果251项。全年受理各种专利申请6033件,授权专利364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6.2%和52.0%。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32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697.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52.8%。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1117所,比上年增加63所;毕业生12.33万人,招生数19.01万人,在校学生数64.4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2.5%、15.4%和15.0%。年末全市有幼儿园587所,比上年增加25所,在园儿童10.34万人,比上年增长11.0%。有小学377所,增加24所,小学在校学生36.37万人,增长15.9%。有普通中学107所,增加13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62万人,增长17.9%。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9%。高等院校继续扩大招生,全年5所高校(包括2所成人高校)共招生11795人,比上年增长11.8%;毕业生4789人,增长7.7% ;在校学生29616人,增长20.6%。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精品迭出。全市文化系统共获各类奖项398项,其中国际奖3项,国家奖222项,省级奖173项。全年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演出359场,艺术表演场所艺术演出395 场。各级文化馆(站)举办展览321个,组织群众文艺活动1479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参与群众达270多万人次。2001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9座,博物馆、纪念馆14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45万册(件),总流通人次405万人次。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70次,参观人数达52万人次。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站19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公开发行报纸17家,公开发行期刊38家。全年出版图书460种,报纸出版印数70808万份,各类杂志出版印数2563万册,图书出版印数448万册。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23家,其中医院80家,比上年增加3家。各类卫生机构病床11159张,比上年增设865张,增长8.4%。其中医院病床10899张,增设940张,增长9.4%。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17135人,比上年增长9.0%。其中医生和护师、护士分别为8097人和5945人,增长9.2%和9.6%。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门诊、急诊量240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处理急诊220.80万人次。收诊住院病人30.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病床使用率从上年的75.4%提高到77.3%。出院病人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75.8%和21.4%。全年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炼者占16.4%,高出上年0.4个百分点。成年人体质水平达到优秀、良好、合格的分别占17.6%、25.3%和39.0%。

  十、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01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达147.6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全市用电量212.2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特区内用电量97.61亿千瓦小时,增长6.3%。全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390.20万吨,供水总量97334万吨。其中特区内自来水日供应能力194.70万吨,供水总量46038万吨,特区内自来水普及率100%。

  全市建成区面积343.90平方公里,其中特区内建成区面积147.40平方公里。

  全市年末实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5057辆,其中大巴3495辆,中小巴3057辆,“的士”8505辆。大中小巴营运线路291条,线路总长度5735公里。公共交通客运总人数88700万人次。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更加优美。城市污水处理率58.1%,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9%,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93.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1分贝,比上年降低0.9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3分贝, 比上年降低1.4分贝。特区内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633公顷,绿化覆盖率45.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468.76万人,比上年增长8.3%。其中,特区内221.68万人,增长8.0%;特区外247.08万人,增长8.5%。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132.0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8.2%,比上年末增加7.12万人。暂住人口336.7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1.8%,比上年末增加28.70万人。

  户籍人口出生率14.06‰,死亡率1.73‰,分别比上年下降0.62和0.8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12.33‰,比上年提高0.2个千分点。

  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941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1%。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4元,比上年增长8.9%,实际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809元,比上年增长4.6%,实际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支出比上年增长22.2%(扣除不可比因素),人均教育支出增长14.5%,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7.6%。恩格尔系数从上年的28.2%下降到27.1%。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69元,比上年增长6.5%,实际增长8.9%。

  2001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73.39亿元,比年初增加290.75亿元,增长26.9%。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732.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4%。农村竣工住宅97.5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0%。全市人均居住面积17.4 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有223.57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90.47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分别比上年增加95.72万人和8.83万人。按本市法定范围,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9.97%,失业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率和领取率均达100%。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04.39万人,比上年增加21.55万人。

  注:国内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