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进入关怀版

|

我的主页

|

热点推送

|

繁体版

简体版

|

移动门户

政务机器人

政务机器人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热点关注 政策推送

深圳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文章来源: 深圳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06-27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市统计局

深圳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6月27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81426个,从业人员54876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2.1%和15.5%。其中,企业法人[1]单位81024个,从业人员53209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2.2%和14.5%(详见表5-1)。

表5-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81024

532097

研究和试验发展

11174

60083

专业技术服务业

49006

387214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20844

84800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6.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5%,外商投资企业占0.9%。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2.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5.1%,外商投资企业占2.3%(详见表5-2)。

表5-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81024

532097

内资企业

78308

492643

港澳台投资企业

1990

27139

外商投资企业

726

1231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435.6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1.2%;负债合计5109.9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2.2%。

  202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10.78亿元,比2018年增长36.4%(详见表5-3)。

表5-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亿元)

负债合计(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合 计

8435.69

5109.94

2610.78

研究和试验发展

1255.57

777.76

282.69

专业技术服务业

5430.18

3372.33

1985.75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1749.94

959.85

342.34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3590个,从业人员101476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6.4%和111.2%。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70个,比2018年末下降22.2%;从业人员3035人,比2018年末下降25.6%。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30.7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3.9%;负债合计375.7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97.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5.63亿元,比2018年增长46.2%。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2202.4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62.4%。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54.87亿元,比2018年增长35.1%。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5652个,从业人员33505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2.1%和46.8%(详见表5-4)。

表5-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35652

335055

居民服务业

17451

95841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11904

56948

其他服务业

6297

182266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9%,外商投资企业占0.3%。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3%,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3%,外商投资企业占0.4%(详见表5-5)。

表5-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35652

335055

内资企业

35221

329304

港澳台投资企业

333

4227

外商投资企业

98

152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10.4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4.8%;负债合计529.8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2.8%。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0.44亿元,比2018年增长68.1%(详见表5-6)。

表5-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亿元)

负债合计(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合 计

610.42

529.80

470.44

居民服务业

181.36

193.57

141.08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209.25

185.73

161.20

其他服务业

219.80

150.50

168.16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20143个,从业人员371842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5.3%和27.6%。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3264个,从业人员26518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4.2%和53.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05.4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99.2%;负债合计448.7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9.34亿元,比2018年增长28.9%。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403.7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03.5%。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161.83亿元,比2018年增长73.4%。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6247个,从业人员196488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93.0%和47.8%。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517个,比2018年末下降6.3%;从业人员131670人,比2018年增长48.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60.6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08.4%;负债合计319.4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64.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5.05亿元,比2018年增长124.1%。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841.2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70.1%。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065.65亿元,比2018年增长76.9%。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28236个,从业人员11678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90.1%和17.5%。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7829个,从业人员11258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93.0%和19.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23.3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8.2%;负债合计1124.3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73.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9.55亿元,比2018年增长33.6%。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63.1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0.2%。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4.76亿元,比2018年下降7.6%。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6326个,比2018年末增长6.0%;从业人员263884人,比2018年末增长31.4%。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本年支出(费用)合计4414.91亿元,比2018年增长31.3%。

  注: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注释:

  [1]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可能保留多于2位小数。